返回 第九十三章 突击行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艾兰·斯科就这样一直静静地看着,屏幕上没有丰富多彩的画面,极黑的背景和极亮的物体让画面看起来像古老的黑白电视机一样,甚至连声音都没有。

突然,尖锐的警报响起了,这是计算机的自动报警,计算机检测到了类似导弹之类的物体迅速接近,但是这个报警仅仅只是针对旗舰舰长室的。这并不是舰队的动员的警报。

太空中的环境复杂,有时候一块太空垃圾,一个陨石只要速度合适都有可能被计算机判定为导弹来袭。

这样的东西虽然听起来很少见,但是如果用一个舰队的视角来考虑的话,还是经常发生的,这时如果每一次这样的误判都让整个舰队进入战斗状态,时间一久必然会对整个舰队的官兵造成很大的精神内耗,草木皆兵者,终日惶恐不安。

所以任何来自计算机的警报,都会先经过指挥官的人工判断,全舰进入紧急战斗状态这种命令也只有指挥官能够下达。

艾兰·斯科并不慌张,这样的场景他经历过很多,以前经常睡觉睡得好好的突然被警报声勐然吵醒,等到他手忙脚乱地跑到指挥室时,才发现这是一场误报。

他冷静地调出刚才报警的具体信息,每个参数一一分析。看着看着,艾兰·斯科的眉头皱了起来。

这并不是误报,就在五分钟前,三大舰队组成的联合舰队遭到了来自同一个方向的密集高速物体分析,计算机自动拦截了一部分,但是更多的物体却突破了外围护卫舰的拦截,命中了处于阵列中间的重型输出舰。

导弹攻击无疑了,陨石和太空垃圾不会同时定向高速撞击舰队的。

现在屏幕上密密麻麻地出现了各种战舰计算机系统自动上报的损伤报告,现在正值士兵晚上深夜的休息时刻,每艘战舰上还在岗位的士兵屈指可数,要让整个舰队动员起来从命令下达到完全进入战斗需要至少十分钟。

最奇怪的一点是报警来自近防系统,而不是远程雷达。远程雷达没有响应,这是不可能的,即使对方采用超远程导弹打击,导弹在接近的过程中一定会被旗舰雷达捕捉到,但是整个过程中远程雷达就像睡着了一样……

一丝寒意从艾兰·斯科的心底走过,虽然第七舰队确实比后面的联合舰队更加靠近地球,是火星舰队的先头部队,但是如果地球舰队直接进攻后方的大部队,也是正常的!

而且现在疑似的进攻已经发起,远程雷达却没有反应……

艾兰·斯科能够想到的无非就是两种情况,第一就是对方的导弹有隐形技术,能够躲开雷达的扫描。这个也不是什么新鲜技术,隐形战机七八十年前就有了,但这种技术严格来说并不稳定,很依靠物体形状和表面材料,只能减小被雷达扫描并反馈的概率,并不是百分百隐形的。而且用在一次性的导弹上未免有些太奢侈了。要知道太空战中导弹这种东西就是像子弹一样的消耗品,必须要考虑成本。

塔读@

而且这种隐形导弹只能躲开雷达,一旦进入有红外热成像的和可视化动态捕捉的近防系统的范围,也是无所遁形,其极高的造价却并不能保证百分百命中,所以火星军队最终没有采用这种方案。

但是如果考虑地球舰队将其用于偷袭的先手攻击,这种考虑似乎也是可行的。

第二种,也是艾兰·斯科最为担心的情况,火星舰队和地球舰队相似,真正具有远程预警功能的远程大型雷达基本只有旗舰拥有,毕竟这东西很占地方,对于配套设施的要求又很高,而在导弹来袭的过程中,雷达没有反应,除了上述情况,还有就是雷达出现了故障。

这批联合舰队中有三个同级别和规模的旗舰,三个旗舰的雷达同时自然出现故障的概率基本为零,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人为地破坏。

舰队内部有间谍!而且三艘旗舰上都有!

这还不是他最担心的,间谍这种破坏分子一旦出手后,在舰上这种封闭区域,安保部队早晚能够找到的,艾兰·斯科最担心的就是这并不是一次单纯地破坏行动,而是和地球舰队的联合行动,这就很有可能地球舰队已经到达了离自己很近的地方,正在准备或者已经开始了总攻……

“看了我还是小瞧你们了……”艾兰·斯科自己原先的估计是地球舰队会先拦截出处于前方的第七舰队,但是现在看了对方似乎打算先攻击在后方的主力。

不过他并没有惊慌,能打先手当然是好事,被打先手也是兵家常事。

他打开了平时很少打开一个操作界面,输入了密码。

这是全舰进入紧急战斗状态的程序,这个程序一旦启动,走廊的所有灯会自动亮起,武器系统自动自检,所有的船员都必须要在第一时间进入战斗岗位,就连他们睡觉的房间,也有警铃会响起。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艾兰·斯科看了一眼现在的时间,久安成时间1:33,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发动攻击的时间。“小伙子们,看来今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了”,他喃喃地说道。

四个小时前。

中国舰队旗舰,北京号,北京时间14:11.

北京号,中国地区的太空电梯也叫做这个名字,但太空电梯是习惯命名法,因为太空电梯就是在北京,人们也就习惯性地称其为北京号,这一点和美国的华盛顿号太空电梯,苏联的西伯利亚号太空电梯相同。

而北京号这艘战舰的名字却不是习惯命名的。

中国海军对于海军军舰的命名往往使用各个地方的地名来命名的,如什么山东舰,福建舰等等。而关于北京号这个命名的战舰,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没有的。

主要原因就是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其名字命名本身就包含了至高无上之意,这也就意味着必须要有一艘技术足够先进,能力足够强大的划时代战舰才能够配得上“北京号”这个命名。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外界一直都认为除非什么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出现,或者其他更为先进的东西出现才能配得上这个名字。

中国太空舰队的旗舰并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艘被命名为“北京号”的战舰,但是显然他和过去每一艘被命名过北京号的战舰一样配得上这个名字,同样是划时代的战舰。

在张修洁的推动下,各国的舰队编制和性能都是接近的,即中美苏三国的旗舰能力上是接近的。但是北京号是三艘旗舰中最受欢迎的,因为其食堂可谓是三大旗舰中最为奢侈的。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军舰没有人工重力,内部完全是失重的状态,这也就意味着厨师是无法像在地面上一样制作出可口的菜肴。

所以像美国和苏联的太空军虽然吃的东西很有营养,但是口味和口感却很一般,很多时候都是提前制作好的干面包和牛奶,虽然总体上不算差,但是和后面中国舰队的比起来,种类要少得多。

作为一个官兵在核潜艇上都能包饺子的国家,中国舰队破天荒地把炒菜搬到了太空军舰中。

没有人知道厨师是怎样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把菜给炒出来的,反正他就是弄出来了。

吃的时候也很讲究,每道菜都是用类似保鲜膜的塑料膜封在盘子中的,要夹菜的时候必须小心翼翼地将塑料膜的一角轻轻掀起,夹出菜后一定要把塑料膜重新盖好,否则吃着吃着的时候,菜就会从盘子里飘出来。

有着这样出色的特点,常常有其他国家的战舰军官打着视察和学习的名义过来“改善生活”,可惜普通的士兵就没有办法过来了。

北京号这一独特的能力也让他在地球太空军中成为许多人口中的美谈。

然而就是这样一艘以供餐能力为优点的旗舰,此刻船上的官兵却只能吃一些提前调制好的流体食物,这种东西只有早期的航天员才会使用,完全可以说是上个世纪的老古董了。

这种流体食物吃多了口感会让人有点恶心,而且食物原本的味道也完全消失了,几乎只剩调料的味道。

这样的原因是整个中国舰队都在超速行驶,对,不是全速,是超速!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一般情况下地球战舰的全速加速度是5个G左右,这并非引擎的最大功率,而是经过训练人类平均能够长期承受较为舒适的加速度了。

而然现在全舰正在处于8个G超速行驶中,每一个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所有的厨师被巨大的压力牢牢地压在椅子上。每个人的所有行动都要顶着无形的巨大压力。

即使后勤人员能够在这种困难情况下做出美味的饭菜,很多人也是无法进食。加速对身体造成的压力是一种物理现象,会直接作用到身体最深处的各种器官,包括肠和胃。

在这种情况下贸然进食可能会导致十分严重的胃穿孔或者肠道破裂,是十分危急的情况。

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历史上人类最高能够承受的加速度是31.25G,远远大于太空军目前的状态,但那是一个极限实验,即测试人类在多大的加速度下能够存活,人能够做的也仅仅就是活下来。除此之外并不能做任何事。

但是太空舰队不一样,即使是再先进的计算机,都必须有人时刻盯着飞船的各项参数,在无尽的太空中,没有人敢把自己的性命交给计算机。

这也是为什么飞行员能够承受的加速度为9个G左右,并不是说超过9个G飞行员就会立刻死掉,而是超过这个数值后大脑可能无法继续支撑身体开飞机了,人仍然是活着的,但是很可能昏迷过去。

舰上的一切活动都减缓了,没有任务的士兵艰难地躺在床上休息,即使有些不得不让人亲自操作的东西,都是十多个人轮班倒,每人十多分钟左右。整个船上就像夜幕降临后的小镇,寂静又安静。

他们收到来自张修洁的命令是这样的:“不惜一切代价,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指定坐标。”

“不惜一切代价”的意思就是即使会出现伤亡那个,也必须最快速度赶到。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伤亡在过去也确实出现了,在加速后过去的几个小时内,不仅仅是旗舰,基本上每艘战舰都陆陆续续地报道有士兵死亡,有的死于心脏骤停,有的死于脑溢血,更多的是突然猝死,军医根本就查不出原因。

目前统计的死亡率在0.5%左右,毫无疑问,只要这场死亡加速不断进行,死亡率还会不断上升。

但是没有人敢停下来,不仅是中国舰队,美国舰队,苏联舰队三大舰队主力几乎全部出动组成了这次的联合行动。

8G是计算机给出的按时到达目的地的最低加速度。所有人都看的出来,这是一场决定地球人命运的行动,一旦停下了,没有感想以后会发生什么样恐怖的事。

“三天前,欧洲舰队已经出发迎接敌人了,目前的状况是旗舰普罗维登斯号已经被击毁,舰长罗纳德也已经殉职。敌人的进攻十分勐烈。打败欧洲舰队是代号为第七舰队的火星精锐,但是这次行动我们的目标不是第七舰队,而是在第七舰队后面的联合舰队,我们将要去执行一场奇袭任务,这是我和军事委员会根据情报做出的决定,你们每个人都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欧洲舰队残骸的位置,一天之内必须赶到,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晚了,这个任务就失败了。

这是我们的第一次大规模行动,也可能是最后一次。”

这是张修洁战前动员对每一位舰长说的话,出于保密的原因,她只接见了三位舰长,中美苏三国的舰长,这是一场只有三个人的战前动员。

张修洁没有说太多感人肺腑的话语,这三个人每一个都知道这次行动的重要性。

这时,舰队的公共频道有人说话了,是高级军官频道,说话的是美国舰队总舰长,尼古拉斯·道尔顿,这是一个十分幽默有趣的人,其谈吐和他的地位完全不符,就像是中国古代一个被临时称为皇帝只有十几岁大的小孩。

实际上有关地球太空军各个舰队的总舰长的选取,各国政府都是认真下了一番功夫的,选取的人都是性格比较冷静的,且对于外国没有太大的敌视。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这一点很重要,比如中日之间发生了一次小矛盾,中国打算派一架飞机在日本空域边境上空飞一下威慑一下日本,但是飞行员是一个极端的仇日分子,自己擅自飞过边境往日本领土上丢了一颗炸弹。这样一来原本可以用威慑演习解决的问题一下子就性质变了,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了。

如果是舰长这么极端,那么问题就更严重了。

战争是政治需求的最后手段,但并不是任何时刻都要走到最后一步。

在这样的背景下,三大舰队总舰长之间的关系很微妙,这个特殊时期而产生的特殊环境,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话,那就是——客气的陌生人。

是的,三者之间对彼此都很客气,单纯不想让关系恶化的客气。并非出于礼节的客气。

“瓦连京,这场战争结束后,你可以来美国我家里坐坐”,道尔顿说道。

瓦连京,全名安道略·瓦连京,苏联舰队总舰长,在地球太空军中,其中,美,苏三国关系都十分重要,而苏联和美国的关系尤为特别重要。

首先,两国之间意识形态差异很大,而且素有恩怨,但这二者在地球太空军中的地位又十分重要,对太空军的发展支持也尤其重要。所以他们之间的矛盾很大程度会影响地球太空军的发展。

“嗯,好的”。瓦连京礼貌地回应道。

道尔顿是用公共频道说的,这是为了让中国舰队的总舰长也能够听见,道尔顿在战前向苏联舰队总舰长示好的原因很简单。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虽然平日里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对彼此很尊重,但是谁都不知道对方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大家从来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同伴。

所以当真正的战场来临时,谁都不放心和这样的人一起出生入死。

道尔顿的示好就是变相地向苏联舰长表示希望在战场上真心实意地合作,不希望出现什么矛盾。

虽然中美关系也不算好,但是和美苏关系比起来,中美关系显然已经够好了,所以道尔顿在公共频道向瓦连京示好。

“嗯……这就好”道尔顿回答道。

瓦连京看得出道尔顿的意思,他也知道现在不是内斗的时候,没有人知道火星人这次派出数量如此庞大的舰队来到地球后会做出什么事,也许只是要点赔款和资源,也许会迎来一场大屠杀,没有人知道。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不要来。如果不清楚事态会有多坏,最好的结果就是让这件事不要发生。

【作者题外话】:谢谢一直看到这里的朋友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